都市资讯网(WAP手机版)
首页 > 财经

人民日报:“双升级”需要齐发力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查看:428

“双升级”需要齐发力(财经观)

  面对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只有让产业与消费同步提升、比翼齐飞,才能实现供需完美对接,激发消费潜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年初,火速完成建厂的特斯拉中国工厂,又火速生产出国产“Model 3”新能源汽车,并在免征购置税和新能源汽车补贴支持下,成功将低配版售价降至30万元以内,加上其性能表现和品牌优势,“Model 3”上市即引发抢购热潮,甚至出现“晚一天下单,晚一周提车”的现象。

  “Model 3”的产销两旺,让人们看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据研究机构测算,随着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增产,叠加降价刺激需求,预计2020年“Model 3”在中国销量将达到15万辆。然而,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同样是在中国市场,有些新能源汽车品牌却感到有点“冷”,续航里程短、充电不方便、贬值速度快,成为其销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一热一冷间,透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供需对上卯,经济才能畅。如今,身边不少商品都在遭遇类似的尴尬:明明有巨大的供给能力,却怎么也打动不了消费者。表面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在于供需间的错配:消费升级了,相关产业的供给却没及时跟上。事实证明,面对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只有让产业与消费同步提升、比翼齐飞,才能实现供需完美对接,激发消费潜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

  “双升级”需要供需两端“齐发力”。随着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我国消费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在一个消费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且需求日益占据决定位置的市场,如果只是一味在需求端发力,希望通过扩大总需求来推动消费增长,边际效用会逐步递减。部分品牌新能源汽车的火爆告诉我们,必须供需两端“齐发力”,瞄准消费的新趋势,通过产业创新发展补齐短板,既带动产业升级,也助推消费升级。

  “双升级”需要政府市场“齐发力”。作为产品供给和创新的主体,企业是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的主角,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就可以无所作为。随着我国消费升级步伐的加快,消费行为对于消费环境、基础设施的依赖越来越强。同样以新能源汽车为例,这些年消费者的痛点之一就是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不方便”成为一些消费者选择传统汽车而放弃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原因。充电桩作为基础设施,完全依靠企业推动和建设并不现实,推动充电桩更好更快地进小区、进单位、进停车场,需要政府部门在土地、资金和配套措施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让充电不再成为新能源车的“短板”。不止新能源车,眼下基础设施、消费环境不完善等制约消费升级的情况在不少领域都存在,如物流短板制约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延伸、消费环境制约教育和家政等服务业需求释放等,需要政府和市场携手及时补上短板。

  “双升级”需要宏观政策“齐发力”。企业要想赢得市场,既靠自身技术创新和实力积累,也离不开宏观政策和营商环境的支撑。特斯拉能够在中国加速落地,一个重要因素是财政、货币、消费、投资、区域等政策的合力支持。事实证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各项宏观政策协同配合。以去年我国实施的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为例,相关政策既从供给侧有效减轻了实体经济负担,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现转型升级注入动力,又从需求侧提高普通居民收入水平,有效激发了国内消费潜力,进一步增强了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全年共拉动GDP增长约0.8个百分点。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需要政策协调一致打好“组合拳”,最终畅通经济大循环。

  中国拥有令全球艳羡的巨大市场,潜力无限、机遇无限,也终将风光无限。只要齐心协力、持久发力,就能深耕好这个大市场,写好产业和消费“双升级”的大文章。

(责任编辑:李伟)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服务报价|关于我们
特别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都市资讯网》网站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都市资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