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给企业经营带来了一定压力,对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众多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制造业和服务行业企业出现了经营困难的状况。对此,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近日密集出台政策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其中,加大金融支持、减轻企业负担等成为政策重点。
据了解,目前,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企业在原料储备供应、生产销售、物流运输等方面受到制约,再加上资金周转压力加大,企业用工难以保证,中小企业的经营受到很大冲击。
对此,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部门近期已开展密集部署,发布多项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包括继续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和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等。
与此同时,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河南、江苏、四川、甘肃、陕西等地相继出台政策,针对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从减税降费、加大金融支持、稳定员工队伍等方面提出多项综合措施。
例如,江苏省发布了22条措施帮助占全省企业总数99%以上的300多万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包括减免相关税费、延期申报和缴纳税款、降低企业房租成本、补贴经营成本、加强财政贴息支持、及时支付中小企业账款等。四川省也出台了13条具体政策措施,加大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同时,一些金融企业也加大了对受困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建设银行通过提供到期贷款放宽限期、无还本续贷、提供线上智能金融服务、加大收费减免力度等举措,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应对疫情。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魏江说,目前现金流短缺可能是中小企业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工人工资、社会保障成本和租金等都是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压力。中央和地方近期出台多项措施,主要针对的问题就是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提高抗风险能力、减轻经营负担和帮助企业恢复生产经营等。这些政策落实后,这些问题将得到改善。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赵忠说,下一步应深入推动政策措施精准落地。例如,通过组织政府定向采购、国有企业对接上下游中小企业等方式,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以及组织大型网络招聘会,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招工困难等。 (经济参考报记者 李志勇)